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的重要保障。近日,濮阳市财政局根据省财政厅统一安排,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及时纠偏”的原则,认真组织市直各单位开展2024年度市级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工作,重点关注1-7月份预算资金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同时将盘活以前年度存量资金纳入绩效监控中来,助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积极发挥绩效监控纠错纠偏的作用。
健全工作机制,夯实监控基础。该局根据绩效监控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研究制定了《濮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市级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和盘活2023及以前年度存量资金的通知》,对市直各单位绩效监控责任分工、监控范围和内容、监控方式和流程等方面作出了制度规范,要求各单位要按照全面、客观、科学的原则,认真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切实提高绩效监控工作水平。
落实主体责任,确保监控到位。该局按照“谁支出、谁负责”“谁使用、谁监管”的原则,进一步压实预算单位绩效监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预算单位自主监控+财政局重点监控”的工作机制。要求预算单位围绕年初制定的预算绩效目标,对纳入预算管理的所有项目和部门整体收支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达成对预算资金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实现监控范围全覆盖,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坚持上下联动,实现监控“一盘棋”模式。该局准确把握绩效监控工作职能定位,对上积极联系省财政厅,对下认真指导各县(区)财政局,积极探索信息共享、协同开展、有机贯通的工作模式,建立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由上级财政部门牵头,联合下级财政部门共同研究绩效监控工作要求、实施方案、监控重点等,以具体的管理实践实现工作的传帮带,全面提升全市绩效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绩效监控由传统方式向预警监控、纠偏有力、跟踪问效的新模式转变,进一步提升绩效监控工作效能。
盘活存量资金,加强财审联动。该局继续强化“向绩效要财力”的工作机制,将盘活存量资金纳入绩效监控,通过监控2023及以前年度的结转资金,重点分析形成结余的原因和下一步资金支出计划,对专项资金管理进行规范、资金结余进行收回,着力解决当前部分资金结余量大、资金闲置浪费等问题,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同时,继续深化绩效管理“濮阳模式”,加强“财审联动”,以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为抓手,深入配合开展绩效监控,重点关注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等情况,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下一步,濮阳市财政局将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进一步提升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不断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