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财政厅的关心支持下,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财政保障。
“三项保障”,筑起坚实组织后盾。局党组高度重视财政法治工作,把普法工作纳入中心工作、重要议程,确保普法工作有组织、有方向、有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财政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税政条法科,承担具体工作。通过领导统筹、协调联动和责任落实,有力推动各项普法任务落实。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年初制定《漯河市财政局普法责任清单》,明确相关科室普法责任,将普法工作融入财政日常工作。完善普法学习机制,通过学习强国、“法治漯河”等平台,多形式抓好普法工作。三是强化经费保障。把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24年拨付市本级法治建设经费1.3亿元。
“四个突出”,做实财政普法内涵。以深化普法内涵为中心,多渠道、多举措健全完善财政普法方式,着力提升普法实效。一是突出“关键少数”。健全党组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印发《漯河市财政局党组中心组学习法治资料汇编》,领导班子积极倡导、率先垂范、带头学法,推进学法经常化、制度化。制定《漯河市财政局年度述法工作方案》,把述法和推进法治建设情况作为年度述职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推动法治建设责任落实。二是突出财政特色。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和服务企业的法律政策需求,开展减税降费惠企政策、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进企业宣传活动,用法治思维指导生产经营,年度财政干部下企业实地普法40人次。举办2024年度乡镇财政干部专题法治培训班,全市各县区财政局、各乡镇财政所所长80余人参加培训。组织深入学习《河南省财政系统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手册》,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三是突出服务群众。全年组织开展5次进社区普法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多份,制作展板8块。其中3月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活动;5月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行政复议法、保守国家秘密法普法活动;6月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普法活动;9月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宣传周活动;12月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同时,结合下乡入户帮扶活动,局驻村干部送法入村,及时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和政策宣传服务。四是突出创新特色。充分利用部门网站、局大厅、局电子屏等各类阵地宣传财政法律法规和财税政策,同时,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县区开展“微宣讲 走基层”活动,开展执法人员云宣讲活动,举办“沙澧大讲堂”暨法治专题讲座等,多渠道多平台提升财政干部法治思维和知识储备。坚持党建带普法,在全局党支部开展“弘扬宪法精神 做尊法守法模范”主题党日专题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尊法学法守法教育走实走深。
“三个结合”,提升履职服务水平。将财政普法和财政业务深度融合,通过普法工作的不断深化,进一步提升财政工作的法制化水平。一是与提升财政资金管理规范化水平相结合。通过强化对业务科室(部门)的普法工作,引导财政干部树牢法治理念,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管理水平。2024年我市财政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涉及资金25亿元,优化资金1.8亿元,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加强。严格政府采购和投资审核管理,2024年共审减资金18亿元,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加强财会监督,聚焦财经领域重大案件、会计评估、政府采购等开展多项检查,市财政局在年度省对市级财政部门绩效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二是与提升财政事业法治规范化水平相结合。组织有关单位做好《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立法后评估、稳税源和水资源税改3次调研,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落地见效。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财政职能,重新编制财政部门权责清单,明确行政权责事项70项。三是与提升财政保障能力结合。在法治引领下,财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9亿元,增长2%,确保了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三保”、省市民生工程的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强化底线法治意识,全市债务风险稳步下降,确保了促发展和防风险之间的共赢。
下一步,漯河市财政局将持续落实好省财政厅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工作的安排部署,持续抓好财政普法工作,推动财政工作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