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财政局坚持“过紧日子”,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抓收入、优支出、建机制、严管理,多措并举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广开源,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方面坚持做大增量。依托财源建设“3+X”工作机制,在切实抓好税收、非税、土地出让三项收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组织收入举措,实行专班推进、重点突破,定期组织召开财税工作分析研判会议,深入分析财税收入形势,协调解决各行业领域税收、非税以及土地出让收入痛点、难点问题,不断夯实增收基础。另一方面,着力盘活存量,制订《巩义市盘活国有资产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全市国有闲置低效资产排查,摸清资产底数,建立盘活台账,通过放宽闲置房产出租条件,推动低效房产出售转让,加快罚没物资和安置房剩余资产处置,着力构建闲置低效资产动态盘活长效机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严节流,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围绕“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强项目资产管理、加强预算管理”三个方面,明确工作目标14项,细化工作举措35条,压实各单位“过紧日子”主体责任,始终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二是积极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坚持统筹规划,注重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建立支出预算标准体系。对标省级支出预算标准,深入分析调研,加强内外联动,严密精细测算,研究制定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资产配置、市政管护等12项标准,确保预算编制有章可循,为零基预算改革打好基础。三是严把项目预算评审关口。牢固树立成本理念,全力提升预算评审效能,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立项评估、设计优化、预算评审、变更追加、结算评审”全流程管理机制,推动财政投资评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建机制,着力强化制度保障。一是全流程管理。制订《巩义市财政局“三保”保障和风险应急处置方案》,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涵盖“三保”预算编制审核、预算执行监控、风险应急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机制。二是全覆盖保障。制定《巩义市镇(街道)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保障制度》,把镇办基本支出保障覆盖到人员工资、运转经费、基本民生、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根据镇办区域人口、面积等实施差异化保障政策,解除镇办保工资、保运转的后顾之忧,让镇办集中精力服务社会发展。三是全方位分析。印发《巩义市财政局关于建立预算执行风险预警应急机制的通知》,定期分析财税组织收入、国库现金管理、“三保”预算执行、债务还本付息等情况,动态调整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将“三保”支出动态监控纳入日常管理,防止各类风险向“三保”传导。
强调度,统筹抓好预算管理。一是强化预算编制。坚持“以收定支”原则,精细规范编制预算,统筹财力,按“全口径”预算管理将上级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预计数全额编入本级预算。年初严格按照底线思维落实预算审查,坚持“三保”在预算安排中的第一次序、首要位置,确保“三保”预算足额编列,兜牢兜实,不留缺口。二是强化预算执行。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预算执行中的优先地位,可用财力优先保障年初预算的“三保”支出。年度执行中,除按政策压减或按程序调整的外,严禁改变“三保”支出用途,坚持杜绝挤占“三保”资金。加强和规范“三保”标识管理,防止出现虚标、误标、漏标等问题。三是强化资金调度。坚持库款调拨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实行“三保”类库款拨付全流程监管,强化民生领域资金保障,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确保“三保”支出足额保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