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郑州财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三标要求、促进四个提升”工作要求,克服库款紧张等不利因素,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兜牢“三保”底线,对教育、医疗以及重大项目资金、产业奖补资金和债券资金,及时安排保障支付。
实施差异化审批流程。完善集中支付三责二岗制服务措施,明确不同金额、不同性质的支付所需的审批层级和手续,如3万以下的小额支付、常规预算内支付和500万以上的重大项目资金支付实施相应的差异化审批流程。
实施分级授权管理。根据职责设定合理的支付权限,明确审核人员核对信息和批准支付权限,管理人员对特殊或大额支付进行最终审批的权限。定期对权限进行审查和调整。
实施多重审核机制。国库集中支付环节采用多人、多部门交叉审核的方式,动态监控风险预警系统辅助审核。当支付对象存在信用风险或支付用途异常时,系统自动警报提醒审核人员重点关注。截至12月中旬,共核实疑似违规资金27953笔。
实施清算动态控制。对账频率根据业务量和资金规模确定,如每日对账或实时对账(对于高风险、高流量业务),保证账实相符和支付零误差。对清算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防止资金出现错误划转。限制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仅允许相关岗位人员在必要时获取和处理支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