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财政局积极探索零基预算改革,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改革预算编制方法,规范财政资金分配,真正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制度保障更健全。示范区财政局严格落实深化市级部门支出零基预算管理改革方案要求,通过零基预算改革更大范围推行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的意识和理念。预算编制以“零”为起点,以当年财力为基础,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开支标准,把严把紧预算关口。
支出标准更完善。该局坚持实用导向,着力规范项目预算管理薄弱环节,优先选择与部门核心职能最相关、可量化、经常性的支出项目制定标准,为预算项目库编制提供参考。结合济源实际,出台市级办公用房装修改造支出预算标准、区级大型会展和招商活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试行规定等9个文件,为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奠定基础。
专项经费更精准。为打破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固化格局,该局成立专项经费重塑性改革专班,对部门专项经费名目进行调整、统筹、归并、取消,最终形成专项经费清单,部门专项经费数量压减至75个。预算安排时按照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明确资金用途和范围,确保资金投入更加精准有效。
财力支持更聚焦。该局坚持量入为出、能省则省、有保有压的原则,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三保”支出,民生支出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集中财力保障中央、省以及示范区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财政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资金效益更明显。该局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全覆盖。按照“谁支出、谁负责”原则,对各预算单位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将监控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2021年以来,累计压减部门预算2000余万元。(卫帅 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