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更好服务改革发展大局,近年来,鹤壁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事务中心以公物仓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探索“一种模式”、坚持“两个赋能”、严把“三个关口”,持续推动国有资产共享共用、促进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益显著提升。
一是探索“一种模式”,搭建公物仓资产管理新构架。探索“1+N”公物仓运营服务新模式,打造一个实体公物仓及N个虚拟公物仓。依靠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平台,用数智力量搭建起“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的融合管理模式,实现入库资产数字化、精细化管理。
二是坚持“两个赋能”,提升公物仓资产管理标准化智慧化水平。坚持制度赋能,提升公物仓标准化管理水平。在《鹤壁市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基础上,补充《鹤壁市市级政府公物仓资产管理操作细则(暂行)》,对公物仓资产移交、借用、调拨、处置等程序进一步进行了明确说明,为规范公物仓资产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坚持数字赋能,提升公物仓智慧化管理水平。打造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平台,对仓内资产进行“赋码管理”,使资产拥有“电子身份证”,实现资产移交、借用、调拨、处置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公物仓运行管理的效率和精度。积极探索通过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平台实现系统记账,不断提升公物仓数字化管理水平。
三是严把“三个关口”,实现公物仓资产全链条精细化管理。规范接收手续,严把资产“入仓关”。对各单位闲置、超标准配备资产及执纪执法罚没物品、涉案物品等纳入市级政府公物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处置,把住资产“入口”关。2022年以来,市级政府公物仓共接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近30批次9400余件,接收执纪执法单位收缴涉案资产3批次120余件。实行仓储动态管理,抓好资产“使用关”。对于市级临时机构和市财政负担经费的大型活动需购置资产的,优先从公物仓调剂。公物仓资产不足的,由公物仓统一购置,避免了各单位资产闲置与短缺并存、相同资产重复购置的情况。2022年以来,市级政府公物仓共办理借用及调拨资产55批次3800余件,节约财政资金370余万元。推行资产统一处置,严把资产“处置关”。对具有一定价值、长期闲置不能调剂的资产和报废资产及执纪执法单位罚没资产、涉案资产,通过网络公开拍卖,实现资产处置价值最大化。2022年以来,市级政府公物仓共处置资产11批次,处置收入648万元,扣除费用后,上缴省级财政74万元,市级财政5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