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近年来,漯河市精心组织、精准实施,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持续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水平,切实保障每名学生受教育权利。近三年来,漯河市共落实各类学生资助补助资金6.35亿元,惠及学生超55万人次。在全省2023年度市县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中,漯河市荣获第一,连续5年获得考核优秀。
完善制度机制,严格落实政策。结合漯河实际,制定市级学生资助管理办法,并不断调整优化,持续提高资助精准度,扩大资助范围,让学生资助政策惠及更多困难家庭。规范普通高中校内资助资金管理,市本级提取普通高中事业收入的4%-6%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学生特殊困难补助等支出,资助学生1.8万人次;出台制度减免困难学生延时服务费用,累计惠及学生1.65万人次,让学生和家长切实感受到温暖和关怀。针对各学段资助政策情况,建立学生资助资金结算、清算机制,采取“预拨、实际下达、结算清算”三步走的方式管理和使用资金。切实把规范和加强学生资助管理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实惠民政策的重要抓手,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积极筹措资金,做好经费保障。近年来,漯河市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与沟通对接,督促县区及时保障教育领域民生资金,确保教育保民生资金放在保障首位。在编制预算时,足额将共同事权类市级配套资金纳入年初预算,督促各校足额从事业收入中提取校内资助资金编入预算,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全方位资助体系,落实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生活补助等政策;通过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为全力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做好资金保障。在资金执行环节,严把资金审核关,根据春秋季学生数测算实际需求,核对后及时分配下达资金预算明细,督促单位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加强资助管理,优化补助流程。通过“财政惠民惠农一卡通”扎实推进精准资助,市财政、教育、人社、代发银行等部门建立“一卡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事前沟通、事中协作、事后反馈的工作联动机制,对于急需支付的资金做到发文不隔夜,从名单确认到资金发放不超过2天,确保资助资金准确及时发到学生手中,“一卡通”发放成功率100%。通过前期调研多次协调沟通,出台文件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优化民办中职学校免学费资金补助方式,由先缴后补变为直接冲抵,进一步提升获得感。落实督查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制订了年度学生资助工作考评绩效评价方案,对县区和市属学校进行年度绩效评价;每学期财政、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实地调研,现场检查资助工作开展情况、进度、资金落实情况,资金发放过程中学校及学生资助服务中心负责审核、汇总学生资助信息,资金发放全部由财政局和银行组织发放,从源头杜绝了不良行为的发生;每学期学生资助资金发放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全面比对,并建立反馈机制,协调解决难题堵点,切实维护学生资助资金安全。
下一步,漯河市财政局将进一步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要求,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国家奖学金名额并提高奖励标准,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普高、中职资助标准并扩大资助范围,做好学生资助资金保障,足额落实市级配套资金,提升资助育人成效,全力支持学生安心求学、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