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因地制宜,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入手,把绿色大家居产业作为11条重点产业链之一进行倾力培育,构建以“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装配式装修+智能家居与安防+定制家居与时尚家纺”为支撑的绿色大家居产业体系,助推全市“向绿”发展。
探索降碳减排和产业发展双赢模式
据了解,自2022年10月信阳市被列入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以来,信阳市政府出台了《信阳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该项试点工作的相关责任主体及其工作任务。同时,出台《信阳市培育壮大绿色家居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建筑材料绿色化、建造方式装配化、家居家装工业化、生活空间智能化等4大发展方向,并细化相关支持政策。今年6月,信阳市政府与住建部科技发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四好”建设和人居科技产业发展领域全面加强合作。此外,信阳市还通过建立项目动态管理、不定期巡检督导、长效宣传引导等工作机制,按照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要求,积极探索降碳减排和产业发展“双赢”模式,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介绍,目前该市确定了信阳市CAZ双创产业园、科创未来中心等6个绿色建材试点项目,并完成了《信阳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信阳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项目实施指南》等相关文件编制工作,全市绿色建材整体工作不断走向深化,试点项目正在积极有序推进,率先在全省探索推行“绿色工业化定制整装”新模式,围绕“绿快美”打造信阳“好房子”。目前该市采用的绿色板材甲醛释放量仅有0.008毫克/立方米,达到了能够即装即住的标准。今年7月26日,随着信阳市中央活力区(CAZ)金融中心D塔成功封顶,全市首个按照绿建三星标准建造的写字楼商务建筑的4栋高楼主体全部完工。
“信阳市中央活力区(CAZ)金融中心这个项目,我们是按绿建三星标准建设的。为打造信阳绿色建筑标杆,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优选绿色建材供应商进行合作,大量采用了优质绿色建材和前沿绿色建筑技术。”信阳大别山双创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推进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作为市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我们企业能够引领绿色建筑潮流,也是得益于信阳市成功入围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信阳华信建投集团首席财务官陈伟深有体会地说道。
记者了解到,在近期召开的试点项目推进会上,信阳市开展集中技术培训,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任务,推进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作用。信阳市财政局协调各部门,形成政策合力,组织采购人落实《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以下简称《需求标准》),指导集中采购机构开展绿色建材批量集中采购工作,加强对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信阳市发展改革委在项目立项阶段,将《需求标准》有关要求嵌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信阳市工信局围绕未来人居科技产业,加快培育壮大绿色建造龙头企业,大力支持绿色建筑企业发展,进一步吸引关联配套企业集聚,培育本地绿色建材示范企业和产品,加快绿色建材创新升级,促进绿色建材产业发展;信阳市住建局做好试点项目建设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同时不断完善信阳市绿色建材数据库信息化平台,组织绿色建材产品按要求入库,赋能绿色建材产品高水平发展应用。
——项目单位须高度重视试点项目建设,按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项目实施指南》《需求标准》等相关文件规定和要求实施项目建设。试点项目单位要明确总责任人和各环节联系人,打通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环节的信息壁垒,成立专门技术团队负责专项编制和资料整理工作,按要求上传项目资料到“信阳市绿色建材数据库信息化平台”,将项目全生命周期纳入电子化平台监管。
——强化第三方机构的支撑作用。第三方机构要对试点项目单位明确提出主要任务及要求,从试点项目立项、设计与审查、招标采购、施工等各个阶段,进行全流程指导,并对试点项目单位提交的专项资料进行审核。待项目完工后,对试点项目的绿色建材质量、应用比例、碳排放强度等方面进行专业评估,确保试点项目高质量完成。
“未来,信阳市财政局将继续做好牵头工作,发挥政府采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谈起下一步的工作,信阳市财政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李浩表示,将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持续将绿色低碳、绿色建材需求标准要求落实到具体项目中,推进绿色建材整体工作走深走实,助推全市“向绿”发展。(记者 袁瑞娟 通讯员 欧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