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里的“神经元”,近年来受到各方资本关注。
汉威科技集团牵住创新“牛鼻子”,在政府专项资金助力下,把“小”传感器做成了“大”生意。这家企业不仅是国内首批、我省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同时多年保持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场占有率第一,成为传感器行业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
在汉威科技产品展厅,激光燃气巡检车,时速60公里以下可检测到微量的燃气泄漏;和手机连接的家用燃气报警器,能够实时感知可燃气体泄漏;手持的甲醛检测仪器,让你对房间空气质量了如指掌……
在汉威科技创新发展部经理郭琦看来,汉威科技不断创新的背后离不开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
“这是一条小众且艰难的赛道,需要的正是耐心与耐力。”郭琦坦言,传感器领域投资金额大、研发周期长,一款传感器从技术研发到产品批量化生产并投入市场,往往需要6至8年的时间。与每年动辄上亿元的研发经费相比,百万元的政府专项资金体量虽小,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四两拨千斤”。
“不进则退”,公司研发团队对创新始终保持着一种紧迫感。2022年前后,这家气体传感器龙头企业再一次打破定式,试水医疗赛道。在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经费的支持下,汉威科技顺利启动“高灵敏度痕量丙酮气体传感器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们呼出的气体来检测一些常见的疾病。比如,对于糖尿病的检测,呼口气就能很快测出。”这个项目的研发工程师赵工说,项目已经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将稳步实现项目产业化。
政府资金之所以能“耐心”,还因为看重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不断在“撑杆跳”。
2023年,汉威科技申请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高效MEMS芯片色谱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让龙头产品“焕新”。
在天然气安全事故中,仪器报警有时会发生“误判”。汉威科技研发团队在数百万元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下,开展技术攻关,“不再只检测单一气体,而是通过多种气体的检测,相互印证,大大提高对天然气泄漏实时监测的准确性。”项目研发工程师王工介绍。
据了解,这两个项目还是我省科研经费拨付“直通车”试点,改变以往财政分级拨付资金下达模式,极大缩短经费拨付周期,有效保障项目进度。
“作为一家成熟期企业,不管是对新赛道的拓展还是对既有技术的革新,我们创新不停步,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也一直在陪伴。”郭琦说,汉威科技将继续在政府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实现该行业龙头链主企业创新、产业、资本的良性互动,全面助推智能传感器全生态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