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财政局聚焦稳经济,聚力惠民生,围绕卫生、养老、教育、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领域,积极谋划专项债券项目,多举措保障民生支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大力保障民生支出,不断加大“民生含量”。示范区财政局持续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压减收回资金优先用于保障基本民生和重点领域支出需要,持续提高资金安排的“民生含量”,不断健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方面政策,投入力度越来越大。上半年,民生领域支出2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3%;教育、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等支出分别增长4.2%、16.2%、1.5%、50.3%。
落实资金全程监控制度,持续传导民生温度。该局严格资金绩效管理和全程监控,确保资金及时下达、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及时用于最急需人群和经营主体。上半年,济源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支出超5000万元。其中,蔬菜种业振兴项目支付率达99.26%,新生儿疾病筛查、残疾及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城乡一体化供水、医疗智能化提升工程等民生实事项目资金均按照项目进度及时拨付到位。
积极谋划发行专项债,大力支持民生工程。上半年,示范区新增政府专项债券5亿元,发行项目20个。其中,用于学校扩建、医院服务能力提升、供水工程、殡仪馆改造等民生领域项目14个,发行专项债券资金3.75亿元、占比75%。
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示范区财政局不断加大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政策宣传力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限期解决,确保补贴资金顺利发放。加强数据核实,认真核查资金到账情况,确保不多发、不漏发、不错发。上半年,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1.4亿元,涉及民政、教育、农业等民生领域52项补贴项目,惠及群众38.7万人次。(许莉 姚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