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源示范区财政局紧盯国债资金政策支持导向,把握工作重点,抢先抓早下达国债资金,优化国债项目实施程序,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保障国债资金科学、规范、高效管理使用。截至目前,济源示范区共争取并下达国债资金1.25亿元,共计13个项目,主要是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3505万元、重点防洪工程6728万元、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2312万元。
突出一个“快”字,抢先抓早下达资金。该局抢先抓早下达资金,严格按照分解下达时限要求,在收到国债资金后7日内,将增发国债资金全部下达,为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奠定基础。同时,优化项目实施前期程序,对于已出台政策或文件中明确资金数额的项目,或按规定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评审并批复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任务书等文件的项目,原则上无需开展预算评审,确保增发国债项目按时开工。
突出一个“细”字,实行国债资金全流程监管。该局通过预算一体化系统填报月报,规范完善在线监管工作流程,线下报送增发国债项目调度表,加强多方数据核验,针对发现的不一致情况及时督促修正,提升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推动线上监控与线下监管齐发力。及时跟进项目进度,扎实开展增发国债项目现场核证和调研,认真审核拨付资料,重点核对使用范围、付款金额及工程进度,确保资金支付及时有效。
突出一个“严”字,强化国债资金保障。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谨记明确的时间节点,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按照预算指标、资金支付需求、资金支付申请、协议或合同约定和项目实施进度等拨付资金。国债资金安排的项目中,属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涉及政府采购的,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开展采购活动。保证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下一步,济源示范区财政局将持续加强对国债资金的监督管理,明确以资金作为抓手、按项目跟进,进一步压实各相关单位主体责任,优化工作流程,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强化资金监管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虚假冒领、截留挪用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助力推动国债资金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