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门峡市财政局始终把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推进“扩面、提标、增品、快赔”,管好用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不断提升农业保险质效,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稳定器”与“助推器”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保障。
一、完善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建立财政、农业农村、林业等5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发力的工作协调机制,通过财政保费补贴、优化保障服务、创新保险模式等方式,逐步扩大农业保险投保数量,不断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秩序,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基本形成了“农户有收益、产业有保障、资金有效率、运行较规范”的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格局。
二、扩大覆盖,发挥保障作用。在积极推动玉米、小麦完全成本保险的同时,以保障菜篮子供给、服务人民生活质量为导向,大力推进育肥猪、基础母牛等养殖保险,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23年全市种植业保险承保80.92万亩,养殖业保险承保21.5万头,公益林保险承保312.89万亩,总保费4161.16万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4.87亿元,有效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三、立足实际,推进特色保险。积极开办特色农业保险,为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保障,地方特色保险品种不断丰富,形成以苹果、核桃、花椒、辣椒和食用菌为主的特色保险体系。2023年,全市特色保险保费规模5128.7万元,提供风险保障10.08亿元,累计赔付3276.95万元。获得2023年地方特色险省级以奖代补资金897.53万元,其中市本级377.27万元,在全省各地级市中位居第二。
四、持续落实,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动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不断提高风险保障水平和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实现稳粮增收,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持续突出特色,进一步提升保险服务能力,对全市优势特色农产品做好深度调研,有效增强农户保险意识,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加强保险绩效管理,开展全过程、各环节、深层次的绩效评价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进全市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