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三门峡市财政局五项举措齐发力 纾困解难稳经济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29 08:25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落地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落实惠企政策,纾困解难有章法

  围绕助企纾困、稳定就业,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一是严格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决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及“6+7”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顶格执行“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按照50%的幅度减征。1-6月,全市累计退税减税缓税27.2亿元。二是加大稳岗支持力度。严格落实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政策,今年以来,为7327家参保单位减征失业保险费6232万元。优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进一步提高返还比例,预计可惠及企业2000余家。截至目前,已下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4727万元,目前正处在企业申报阶段,已审核通过4家企业。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并按照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三是降低市场主体运营成本。对满负荷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奖励,2022年一季度奖励资金840万元已全部直接拨付企业账户,二季度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正在组织申报中。落实房租减免及油价补贴等政策,并对农村客运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出租车、城市公交企业进行补贴,2022年将兑付农村客运补贴1922万元。

  突出“两个拉动”,内生潜力有支撑

  坚持把强化投资、消费“两个拉动”作为稳经济的重要举措,持续激发内生潜力。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市财政出资2.3亿元设立6只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资4.3亿元;认缴金额2亿元,积极参与组建省级政府引导基金2只。同时,全市入库PPP项目25个,其中:已投入运营项目4个,正在实施项目19个。二是加强专项债券使用管理。加快2022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和顺利实施;扩大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建立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储备常态化制度,确保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充足。三是促进消费持续恢复。落实阶段性减征乘用车购置税、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年内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拉动汽车生产复工复产,进一步提振汽车消费。筹集资金1520万元,开展2022年“钜惠中原•燃情仲夏”电子消费券发放活动,联合三门峡京东家电开展家电促消费活动,深挖消费潜力。

  疏通融资堵点,激发活力有突破

  聚焦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帮助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落实融资担保补偿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市融资担保机构担保业务在保户数3721户,在保余额8.71亿元,年化综合担保费率1.28%,较2021年第四季度末下降0.07个百分点。二是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及时拨付奖补资金,引导担保机构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小微企业担保成本。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1.97亿元,较年初增加10.69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放利率5.45%,较年初下降0.5个百分点。三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对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上半年,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276万元,其中,个贷额度25321万元,企业额度8955万元;拨付财政贴息资金511.89万元。四是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面向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由6%提高到10%,中小企业采购预留份额从30%以上提高到40%,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不低于60%;降低供应商政府采购交易成本,取消政府采购供应商投标保证金、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履约保证金,采购人确需收取的,由中标成交供应商以金融机构出具的保函形式代替。今年以来,市本级政府采购项目合同金额1.36亿元,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份额占比达100%;已累计约为企业减免各类保证金600余万元。

  保障“双链”安全,转型升级有底气

  立足支持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双链”稳定,多措并举推动畅通经济循环。一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加大财政奖补支持,2022年市级筹措1467万元支持企业研发和高新技术企业奖补,下达省级企业科技研发配套奖补资金398万元、省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资金160万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持续设立“三大改造”专项资金,加快推动“三大改造”,目前2022年第一批“三大改造”54个项目正在认真组织评审中,涉及46家企业。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截至目前,已下达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资金254万元,市级拨付1364万元,用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十”企业及百家重点培育企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及“专精特新”企业等。二是支持物流生产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与寄递物流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引导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升级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应用,提高交易效率。三是落实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及时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各项补贴,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支持力度,推进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

  兜牢“三保”底线,安全发展有保障

  高度重视“三保”工作,坚决兜牢财政风险底线,切实保障“三保”支出。一是认真贯彻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格预算约束管理,合理安排预算,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需求。二是年初预算足额安排。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同时,建立“三保”预算编制的事前审核机制,凝聚增强财政“三保”工作合力,支持市县统筹做好“三保”工作,确保牢牢兜住“三保”底线。三是建立“三保”支出动态监控机制。严格实行周报及月报制度,及时监控“三保”落实情况,强化风险意识,及时研判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加强库款管理,将库款保障水平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切实兜牢“三保”支出红线。

相关阅读: